一支扳手闖天下:馮會中與他的“惠眾”哲學
從豫中平原小村到國際舞臺,他將“活下去”鑄成企業生長的骨骼。霜降前的鄭州,午后的陽光透過玻璃窗,灑在河南惠眾工程機械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。剛過不惑之年的馮會中坐在對面,語氣平和卻堅定:“比起天天惦記怎樣把企業做大,我總想著企業咋更好地活。”3個多小時的對話里,“活下去”這三個字成了他企業發展的“標配意識”,或者,更像是長在血肉里的骨骼,如刀刻斧鑿般。行業大環境低迷?在馮會中這里,常如流水繞石,包容著“淌”過,絲滑得甚至看不到水花。“環境變化是常態,留給我們的試錯空間很有限。”這位河南惠眾的創始人、總經理坦言,這不是焦慮,是幾十年摸爬滾打,一點點磨出來的生存智慧。屯溝村的童年:責任是zui早的啟蒙鄭州南約140公里,鄢陵縣屯溝村,一個典型的豫中平原小鄉村,歷史上因曹操在此屯田而得名。這里也是馮會中生命的源頭。“我羨慕那些來自鄉村的人,在他們的記憶里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……”王朔《動物兇猛》里的這句慨嘆,戳中的正是千千萬萬“來自鄉村的”馮會中們。因家中排行老大,馮會中七八歲時便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和做飯的家務活。一年夏天,父母下地收小麥,家中留下他照顧弟弟妹妹,同時燒火做飯。父母買的2瓶小香檳,沒看緊被兩個“饞嘴”弟弟喝掉小半瓶。“為不讓父母回來吵兩個弟弟,我找來涼白開水,添滿小香檳。”馮會中回憶道,父母晚上歸來吃飯時,只有媽媽小聲說了一句“這次小香檳的味兒,有些淡呀”。四兄妹只是埋頭扒拉飯,沒一人敢吱聲。“后來,母親說,她其實已猜到是被孩子們喝了,只是不說破。”這事兒不大,但在馮會中心里,一直記著。“母親常叮囑過我‘當大哥的,要多照顧好弟弟妹妹’。一句話,記心上了。”這種“受人之托,必當終人之事”的品性,也被帶到學校。馮會中在村小讀四五年級時,學校有早自習總有幾個賴床的同學,尤其是秋冬季天亮得晚。班主任劉喜榮老師,就把叫醒同學的任務交給馮會中。于是,同樣的年齡,馮會中總會早早起床,然后挨家喊幾個同學起床上學。到了初中,被選舉為班長的馮會中,承擔起班級更多輔助工作。有段時間,班主任有事請假,收發作業、班級紀律維護等,馮會中全擔下來。有個大個男生不服他,在班里搗亂。馮會中及時匯報給班主任外,發現這個男生學習吃力,于是就主動溝通給他補課。“幾節課下來,男生學習自信心和成績均明顯提升。后來他還幫我一起維持班級秩序。”馮會中說。責任與擔當,這種從生命深處生發出來的品性,為馮會中的生命遠足打好底,更為他日后創業筑牢基。新疆學藝:扳手上凍住的手馮會中讀到高二時,因家庭經濟原因,再綜合考慮個人情況,家人決定讓他放棄學業跟姨夫學機械維修技術。姨夫的維修班在新疆一家水泥廠里服務,主要維修推土機和鏟車的發動機。“剛到新疆時,我先負責給師傅們做飯、打掃衛生,然后再趕往工地,跟著姨夫學點基礎性的維修工作。”馮會中回憶道。新疆比河南冷得多,耳朵、臉、手被凍傷是常事。有一個細節他記憶猶新:有一次,他沒戴手套直接拿扳手干活,結果手一下凍在了扳手上,好費勁才脫手。在新疆干了3年,馮會中熟練掌握了推土機、挖掘機和鏟車的發動機維修技術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童年記憶與故鄉情感被激活,于是他又回到了河南。23歲那年,經親戚介紹,他與老家一位姑娘成了親。過完年,馮會中騎車載著妻子,沿鄭州市三環路轉著圈找工作。起初,他干的都是零活兒。直到2006年,他應聘進入一家代理日本小松挖掘機的公司,人生迎來轉機。“試用三個月我便被提拔為車間主任,領著四五十名工人工作。”在這里,馮會中的維修技術得到躍升性發展,更是學習沉淀下日企先 進管理經驗,同時,個人領導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。“真正的領導力體現在能否帶領團隊取得卓 越成就,而非依賴職位或權力。”馮會中總結自己對領導力的理解。如果說之前的閱歷全是學習積淀,那么他后來的創業,才真正進入了實踐場。創業突圍:寒冬中的逆勢而上2015年,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大環境下滑,馮會中所在公司的業務量大幅萎縮。為生存,他決定辭職創業,部門幾個跟他多年的骨干也追隨而來。他們籌集幾十萬元,創立河南惠眾工程機械維修服務有限公司。創業初期,多拉業務是關鍵。為達成和許昌禹州一家礦山石料廠的合作,馮會中跑了好幾趟。“剛開始總見不到對方負責人,幾經周折才會了面,但談得挺投機,合作也就簽了。”正是這筆單子,讓河南惠眾在市場立住足。隨后,公司又與河南省水利廳第 一工程局達成合作。一次夜赴洛陽維修工作結束后,對方一位很少發微信朋友圈的領導,專門發了條朋友圈點贊“河南惠眾服務,杠杠的!”這種認可,對于創業初期的河南惠眾來說,比任何廣告都珍貴。2018年,為與國際一線品牌德國奔馳公司的MTU發動機合作,馮會中主動聯系對方,坦承公司優勢,表達合作誠意。經對方實際考察,雙方終達成合作。2019年,河南惠眾因表現突出,被評為MTU年度優 秀代理商。隨后,康明斯、科斯、道依茨、強鹿等一眾行業頂端品牌,陸續與河南惠眾達成合作,充分鞏固了河南惠眾在行業的影響力。隨著公司發展,河南惠眾業務已覆蓋國內10個省(自治區),并先后在陜西西安和寧夏設立分公司。“當行業內卷時,我們制定了兩個發展戰略:一是積極開發高 端合作客戶,二是拓展海外市場。”馮會中介紹。目前,河南惠眾已牽手中國鐵路系統達成合作;海外市場上,已實現東南亞和非洲部分國家市場的開拓。價值觀引 領:比錢更重要的東西河南惠眾在一天天壯大,在積累財富的同時,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。“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和優 質產品,贏得客戶與商業伙伴尊重與信賴,使惠眾及惠眾人成為工程機械服務行業領 跑者。”這是河南惠眾的愿景與使命。而“品德、誠信、堅持、尊重、學習、改變”這十二字價值觀,則是公司的精神內核。為何把“品德、誠信”提至前面?“因為,當市場競爭到一定層面,已不再是技術和業務的較量,而是企業的一份擔當。”馮會中解釋。2024年,河南一家公司有一個20萬元的維修業務。完工后拉到寧夏工地出了問題。盡管沒簽合同,僅是一句口頭承諾。但馮會中二話沒說,立即安排人員趕到寧夏拉回機器,二次維修,前前后后倒貼進去15萬元。“雖然掙錢不容易,但是想要持久性發展,總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。”馮會中言語堅定。說起對行業的貢獻,馮會中表示,他們目前正在起草規范的工作流程標準。他講了自己看到的一些現象:自從他們加入后,有不少同行在跟著他們學習工人著裝、工具擺放以及進場流程等。“看到這些變化,我很開心。因為只有整個行業進步興旺了,我們個體才能更好活下去。”這種行業共榮的思維,正是馮會中經營哲學的體現。“會中”到“惠眾”:一種生命的延展末了,馮會中講到自己名字的來歷。“當初,我母親給我起名‘會中’,就是想著人長大了,啥都‘會’,啥到‘中’,耐活。”后來公司取名“惠眾”,諧音“會中”,取施惠于眾人之意。從屯溝村那個照顧弟妹的男孩,到新疆那個手凍在扳手上的學徒,再到今天帶領企業走向海外的創業者,馮會中的成長軌跡,印證了一個道理:真正的強大,不是征服什么,而是能承受什么;真正的成功,不是擁有多少,而是能付出多少。在他的辦公室墻上,掛著一幅中國地圖和一幅世界地圖,上面密密麻麻標記著公司的業務網點。從內陸腹 地走向世界舞臺,馮會中和他的河南惠眾,正以獨特的“活下去”哲學,書寫著一段中國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。“天地之間,一位從豫中平原小村中闖出的倔強青年,款步走來。”這句話不僅是馮會中個人故事的注腳,也是千千萬萬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縮影。在他們身上,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,看到了“活下去”背后那種頑強不屈的生命力。當被問及未來規劃時,馮會中笑了笑,還是那句話:“不急,先活下去。”語氣平和,目光堅定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,這種務實而堅韌的態度,或許正是zui可貴的企業家精神。請關注河南惠眾網站http://www.mocou.cn/
2025-11-19 39